详细信息
detail information
大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调味品 | 作者/编辑:史守纪 等 | 发布时间: 2019-11-01 | 38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酶类、微量元素和维生 素,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功效。大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主要受遗传因素、生长环境、贮藏条件和加工方式的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生长环境、贮藏条件和 加工方式,使大蒜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营养丰富化学成分复杂富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开胃健脾驱寒除湿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不仅是人们喜欢的食品和调味品也是常见的天然保健品大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介绍大蒜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遗传因素生长环境贮藏条件和加工方式对大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大蒜的化学成分

  水是新鲜大蒜中最主要的成分100 新鲜大蒜中水含量约为70其次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挥发油等另外大蒜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1.1   糖类
  除水之外糖类是大蒜中最主要的物质包括单低聚糖和多聚糖大蒜中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含量较少大蒜中的低聚糖主要是由蔗糖和果糖结合而成此外还存在一部分棉子糖等聚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热量低具有显著的抑菌效 多聚糖是大蒜糖类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半乳聚糖杂果聚糖和果聚糖等其中果聚糖占据大蒜干重的75%以上是脱水大蒜的主要成分

1.2   蛋白质和肽类
  大蒜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绝大多数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蒜体内的肽类主要为 γ谷氨酰和氨基酸形成的肽类目前大蒜中已经报道的肽类11在大蒜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体内的蛋白质在各个时期呈现出周期的变化

1.3   脂类化合物

  新鲜大蒜的脂类化合物主要有 其中中性脂质占比为36.4% 43.5%磷脂类占比为36.2%  39.3%糖脂类占比为20.3% 24.3%在中性脂质             80.5%  83.5%磷脂的主要成分是卵磷脂占比为85%糖脂的主要成分则为甾醇葡萄糖

1.4   酶类
  大蒜体内含有多种酶其中最为重要的酶是蒜氨酸酶蒜氨酸酶能够将蒜氨酸转化为大蒜素主要存在于大蒜的细胞壁中除此之外大蒜体内的酶还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胰蛋白酶等

1.5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大蒜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基础元素是磷大蒜还含有人体内生理活性极高的锗和硒是日常食物中有机锗和硒含量最丰富的食品而对人 体有害的铅和砷等含量极低另外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维生素 

大蒜的生物活性

2.1   抗氧化活性
  人体代谢时产生的自由基能够引发体内蛋白质脂质等的氧化性损伤研究表明大蒜体内提取的蒜氨酸能够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抑制氧化作用比人参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大蒜含硫化合物不仅对红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以在人体组织器官中发挥抗氧化作用

2.2   抗菌活性
  大蒜具有广泛的抗菌功效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和食物杂菌其中含硫化合物能够抑制革兰氏菌蒜素能够抑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和霉菌等此外大蒜提取液还能抑制部分病原生物杀灭病毒

2.3   提高免疫力
  大蒜的活性成分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大蒜的含硫化合物可以调节淋巴细胞大蒜素可提高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大蒜多糖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大蒜素能提高粒细胞和NK 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

2.4   预防和治疗癌症
  大蒜的抗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蒜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幼粒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大蒜 能够阻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合成减少患胃癌的风险大蒜可以调动机体内的抗癌因素抑制体内肿瘤细胞过 度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大蒜具有抗突变作 能够阻断基因的致癌作用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从而抑制癌症的发生

大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影响因素

3.1   遗传因素

  遗传是影响大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大蒜品种at等人研究了世界各地103 大蒜的半胱氨酸亚砜和酚类物质的含量发现各个品种的大蒜化学成分差异巨大这种差异源于大蒜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孙亚丽研究了大蒜种质资源遗传的多样性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大蒜其大蒜素含量有明显差异昭苏六瓣红的大蒜素含量最高而新乡白皮蒜的大蒜素含量最低相比普通大蒜野生蒜的大蒜素维生含量高于普通大蒜游离氨基酸低于普通大蒜艺性状指标相比普通大蒜更弱10 等人测定了 43个大蒜品种的酚类化合物参数和抗氧化参数结果发现,“74大蒜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盖朗大蒜的酚类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最低在氧化应激实验中,“74对细胞和活性氧的保护能力最佳11高京草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不同品种大蒜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结果发现不同品种大蒜的硫化物种类和含量均具有明显差异因而大蒜的品质风味也各有不同12等人研究了 大蒜的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并研究了其抗氧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二水枣红旗星大蒜含有高浓度的羟甲基糠醛和硫化物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菌作用高于另外种大蒜其抗菌活性可能是由于细胞结构被破坏导致细胞死亡13

3.2   生长条件

  同一品种的大蒜在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培育方式或不同的施肥情况下其成品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以及成品品质也各有不同 等人研究了10 种大蒜在个不同地区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发现大蒜的酚类和阿魏酸含量不受产地差异的影响而咖啡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的含量明显受到产地不同的影响14 等人研究了不同产地的大蒜体内有机硫化合物的差异虽然遗传因素和产地都会影响有机硫化合物的含量但遗传因素主要影响γ谷酰基肽的含量而蒜氨酸和异蒜氨酸的含量主要受产地影响15za等人发现在大蒜的生长期内轻微缺水能够影响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的含量进 而改变大蒜的抗氧化活16朱惠敏研究了水培大蒜在不同  值时的生长情况和SOD 活性变化结果发现  水培大蒜的长势最好 4.55.5 大蒜的 SOD活性较为稳定继续生长的过程中SOD 活性持续上17等人研究了腐殖酸和硒对大蒜抗氧化活性及酚类大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大蒜的总体抗氧化活性具有积极影响低浓度的硒和 适量的腐殖酸可以产生高的氧化活性高浓度的硒和 不含腐殖酸的硒也可以产生相对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腐殖酸对大蒜的多数性能具有正向的影响而硒处理 则表现为负效应或无效应如果以生产富硒大蒜为目需要降低大蒜的一些营养价值18

3.3   贮藏环境
  采收后的大蒜具有较高的活性仍然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命活性虽然大蒜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休眠期 内可降低生理活动但鲜大蒜的休眠期较短长时间的 贮藏易造成大蒜腐烂变质李瑜将新鲜大蒜去皮后置于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65% 的条件下贮藏究不同贮藏时间下大蒜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初始阶大蒜总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总糖含量迅速减少蛋白质和脂类含量从贮藏初期开始就持续减少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增加19等人研究发现新鲜大蒜在20±2的条件下贮藏周后抗氧化性能力达到最大而有机硫和多酚含量在周时最大继续增加贮藏时间后其含量快速减小20贮藏温度是影响大蒜品质的重要因素低温条件下能促进SST 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果聚糖代谢及糖类的含量21等人发现随 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大 蒜的抗氧化能力增22 值能够直接反映大蒜的酸碱度影响大蒜的化学成分进而影响其生物活性H   值能够影响大蒜挥发性物质的组成特别是硫代亚磺酸酯的形成另外研究还发现酸性环境下的抗氧化活性更低素是大蒜体内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物质其形成也受 值的影响等人发现 值为4.8 范围内蒜素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较低的 值时氨酸酶的活性降低蒜素分解23辐照是延长大蒜寿命的常用方式等人发现光照可以抑制大蒜的有丝分裂和发芽增加大蒜的保质期24许建等人以白皮蒜和紫皮蒜为试材研究辐照剂量对大蒜发芽率和抗氧化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  的剂量可完全抑制大蒜的萌发辐照后大蒜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提高照剂量越高酶的活性越高25

3.4   加工方式
  为了提升大蒜的功效和生物活性或者抑制某些当前对人体不利的成分需要对大蒜进行加工处理唐仕荣等人利用恒温恒湿条件发酵研究大蒜在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糖蛋白多酚和氨基酸等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再缓慢下降均高于新鲜大蒜的含量说明大蒜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均有所提高此外大蒜经过发酵处理以后大蒜素的含量明显降低刺激性气味和辛辣味消口感更佳26at等人研究发现热加工能够降解蒜氨酸中不稳定的亚砜物质破坏大蒜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为了更好地保留大蒜的生物活性可以选用生吃或短时间烹饪2728黑蒜是一种常见的大蒜加工食黑蒜成品中几乎无大蒜素存在另外在黑蒜的加工过程中谷氨酰半胱氨酸发生氧化作用辛辣刺激的含硫化合物因裂解或挥发效应而减小甚至消失形成噻吩喃等物质增加了大蒜的香甜味29等人对比黑蒜和普通大蒜的抗氧化活性发现黑蒜的总抗氧化能力值为 59.2 μ 通大蒜的抗氧化能力值仅为 13.3μ黑蒜处理后小鼠体内的肝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水平明显降低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增加说明大蒜中的多糖大蒜素维生素 等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出现下降柠檬酸处理有利于保持大蒜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31

结论

  大蒜营养丰富化学成分复杂不仅能够作为调味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大蒜有抗氧化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癌细胞的作用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大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受遗传因素生长环境贮藏条件和加工方式的影为了提高大蒜的生物活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长环境贮藏条件和加工方式使大蒜发挥最佳功效



参考文献

斯日古楞敖长金大蒜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07174.

于建春彭永康赵建大蒜有丝分裂不同时期蛋白质的变化植物学报19981198101.

贾江滨刘静谭亚非大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广东药19995.

      Kuit  2003333

 uuneom xiivitcthiit av 2004849

 ivesct ci2002626

az im  el itivol 200154154

se   se201

at 

neen  ct       en 201

10孙亚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Shon ol 201

12高京草程智慧不同品种大蒜产品器官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食品科学20143522202206.

Sonomud iter 201644

 [ ha     it2012122

 en ctor   ur201 130130

siáxiivit  cies 2005152

17朱惠敏梁丽影水培条件下 对大蒜生长趋势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6525462.

asazaat xictelniNealur ci2011718

19李瑜大蒜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浙江农业科学2008662664.

onha elto omtiue   2011314

 et sa  ulsu.Eer ur201258259

 [í dad l. xiives II ones20117
 
haha it ciit2004748

   olha er    200

 [25许建贾凯何梅60γ射线处理对大蒜辐照效应的影响分子植物育种20181623292334.

26唐仕荣陈尚龙苗敬芝发酵大蒜加工过程中功能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中国调味品20184310 1721.

  ur 201

avin   el lfur   200128128

  [29罗海青吴磊朱翠玲黑蒜加工过程中营养组分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食品科技201641104108.

  on  et it se 2001516

  [31马利华宋慧不同处理对大蒜功能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