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detail information
饮用水中铅污染及其防治
来源:污染防治技术 | 作者/编辑:陈恕华 | 发布时间: 1992-03-01 | 4034 次浏览 | 分享到:
讨论了水速、停留时问、温度、pH、硬度及 含氧量等因素对铅在饮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无铅 材料、焊料的使用及化学处理是饮用水中铅污染防 治的主要方法.介绍了 pR调节法、锌/正磷酸 盐、锌/焦磷旋盐等防治方法及适用条件.
  由于铅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之一,饮用水中铅 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常饮用水中铅的最 大含量可达50/ig/l. 1985年,美国环境保护机构 提出饮用水中铅允许含量降到V10“g/l. 1986 年,美国对饮用水安全法规进行了修订,包括:禁 止在供水系统及管路中使用含铅物质,使用无铅的 焊料或焊剂(指铅含量少于0.2%),管路及管件的 含铅最不超过8%等等.
  饮用水中铅的主要来源是水对供水系统中含铅 材料的腐蚀艮出,而不是水中本身带来的.从水处 理工厂输来的水一般是无铅的,但供水管路、焊 料、焊剂等会被水腐蚀,使用户的自来水中含有 铅,一般新装的自来水系统在24个月内铅含量最 高,使用5年后下降很多.铅从焊接处的溶出的另 一原因是焊料与铜管件之间的电化学腐蚀.
  铅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即使低于最大许可含 量,铅也能导致人体的脑、肾、神经系统及血液的 疾病.健康人血铅的正常范围为10~ 30/ig/ 100ml,血铅偏高会引起疾病,血铅达60〜 80“g/ 100ml、尿铅达130〜150“g/l时达到危害 的临界水平,再高时甚至导致死亡,铅不仅影响造 血过程,中高血铅(30〜40“g/100ml)对人的认 识活动就有反作用.长期以来,认为铅与成人的高 血压、中风、心脏病等有关,孕妇接触铅对胎儿有 危险性.事实表明,高血铅可由饮用水中铅的结果 引起.
一、铅在水中的腐蚀与溶解性能
  铅是人类使用较久的金属元素之一.铅表面形 成的钝化了的氧化物使它,有较高的耐天然水腐蚀的 性能.由于电化腐蚀等原因,天然水溶解少量铅是 完全可能的.
  铅腐蚀的阳极氧化过程可表示为:
Pb — Pb2++2e
  同时在阴极区发生还原过程,在中性或碱性条 件下,阴极过程为水中溶解氧的还原:
 O’ + HQ + Ze — 2OH-
  这种化学过程导致铅从焊料等含铅物质中溶出,进 入饮用永.
  影响铅的腐蚀的另一些因素包括:水的物理化 学特征(水流速度、停留时间、温度、pH、硬度 等),含铅材料表面溶液的铅浓度等.在静止的水 中含铅量远高于流动的水,在1.5小时内,静止水 中的含铅量可超过50“g/l (甚至可达1900/ig/l) 而流动水中则接近于零.
  铅的腐蚀速度也随着水中含氧量的升高而增 大,在蒸馋水中铅的腐蚀速度与水面上空气中的含 氧量成正比.氯气为氧化剂,故加速铅的腐蚀,但 生成的PbC0是微溶性铅盐,PbClj的溶解度就决 定了饮用水中铅的最终浓度.
水的硬度(即含钙量)也影响铅的腐蚀,如图 所京,铅的溶解度随水的硬度的增大而下降.在多 数天然水中,水硬度的增加引起碳酸钙结垢,这一 保护层足以抑制对铅的腐蚀,硬水(硬度大于120 mg/lCaCO3)对铅的腐蚀性比软水小得多.但对 于含碳酸的水,由于能溶解碳酸钙沉淀,仍加速铅的腐蚀.


  铅的溶解度与饮用水的pH值有关.在碱度较 低时,水中的铅主要以PW+存在,对于低硬度(V 50mg/lCaCO3)的水,Pb?+的浓度对pH值十分 敏感.当pH值增大时,铅的溶解度迅速下降.但 对于高硬度(> lOOmg/1 CaCO]的水,在 PH6.5-8.0范围内,铅的溶解度对pH值是不敏感 的。
  水的碱度对铅的溶解度的影响还与管道表而, 形成的碳酸铅的形式有关.当沉淀物为PbCOj 时,增大碱度使铅的溶解度下降;当沉积物为 Pb3(OH)2 (CO3)2时,增大碱度却使铅的溶解度增大.
铅的溶解度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热水管 中比冷水管中含更多的铅.
  在水一碳酸盐体系中,正磷酸根离子的存在对 铅的溶解度影响较大.这时在铅的表面上生成了溶 解度比碳酸铅更小的磷酸铅化合物,主要为 Pb5(PO4)3OH.磷酸铅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正磷酸根 的浓度有关.在pH 6.5的水中,当正磷酸根浓度 高于1.5mg/ 1时,铅的总溶解度很低,甚至 pH = 8的正磷酸根更少的水中,铅的总溶解度也很 低,但在高碱度的水中(通常高碱度水为硬水), 必须考虑到水中钙与正磷酸盐之间离子对CaHPO, 及CaH2PO;的生成.由于这些离子对的生成要消 耗水中的正磷酸根,故只能用相当高的正磷酸盐才 能降低Pb5(PO4)3OH的溶解度.因此,在高硬 度.高碱度的水中,添加正磷酸盐以控制饮用水中 铅污染的方法受到了限制.
二、饮用水中铅污染的防治
  可用各种方法控制饮用水中铅的含量.在控制 铅含量时也要防止供水管路中其它管件的腐蚀损 坏,因为铅只是供水系统采用的许多合金元素之 一,而饮用水对其它金属也是有腐蚀性的.
1.非化学处理法
  在新的输水系统中采用非铅材料及非铅焊料连 接管件,以减少饮用水中的铅.严格执行1986年 颁布的饮用水安全法规.已经生产出一些少含或不 含铅的焊料,它们有足够的熔点,以代替高铅含量 的焊料,用于连结自来水管.
对于新装的水管,用户在用水前先大量放水冲 洗,因为停滞的水会引起高含铅量.由于这一方法 耗水太多,造成浪费,故不宜推广使用.
2.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对降低饮用水中铅含量是最可行 的.它可同时控制腐蚀、沉淀以改进水质. 调节pH (或碱度)是降低饮用水中含铅量最 常用的方法.在低碱度的水中,当pH调至近于 8.5时,铅的溶解度就下降了,但铅的溶解度还不 足以下降到“最大安全含量”.在高碱度水中,也可 通过提高pH来降低铅的溶解度,但这时碳酸钙结 垢的趋势增大了,调节pH的原理是简单的,但存 在一些缺点:不论是对低或高碱度的水调节pH都 会影响氯气的消毒能力.高pH会导致加入的氯气 多数以cio-存在,它的消毒活性比次氯酸 (HC1O)低.在中等pH时氯主要以HC1O (如 pH=7时70%氯以HC1O)存在,为了达到一定 的消毒效果就必须通入过量氯气,而过分地氯化对 供水系统中使用的铜合金是有害的.
中等硬度及足够碱度的水常通过形成碳酸钙结 垢层而得到腐蚀控制.虽然这一措施对保护铜及钢 铁部件是正确的,但对含铅的焊结处却带来严重问 题,理论计算表明:PH7.5〜8.5以及含至少 100mg/lCaCO3的水可溶解铅,溶解量超过“最大 安全含量•.尤其在整夜静止的此种水中,铅浓度 可达 160~250/4g/l.
  调节pH超过7.5的另一缺点是增加了管路的 局部腐蚀.在接近中性或低于中性pH的含氧饮用水中,钢铁腐蚀是均匀的,当pH大于7.5时,由 于有较多的腐蚀产物附若于金属表面上,局部腐蚀 就成了主要因素.管路的严重点蚀导致水的流动能 力下降及输水费用的增加.既减少饮用水中铅的溶解度又能控制整个供水 系统腐蚀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缓蚀剂.正磷酸盐可 在低及高碱度的水中降低铅的溶解度.大约1~ 2mg / 1的PO了就可在较低的pH范围内有效地降 低铅的溶解度.实践证明;使用锌/正磷酸盐复合缓蚀剂与单 独使用正磷酸盐相比较在降低铅溶解度方面毫无改 进.但因为锌/正磷酸盐在抑制供水系统中其它管 路材料的腐蚀是有效的,故锌/正磷酸盐复合缓蚀 剂可用于碳酸钙结垢倾向低的水中.这种复合缓蚀 剂无防结垢性能,故一般用于近中性、带有腐蚀性 的软水中.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等地采用锌/正磷故盐 控制饮用水中的含铅虽,波士顿水pH为6.7,硬 度以CaCOj计为14mg/l,带有腐蚀性。由于在 管道及焊料中仍采用含铅材料,饮用水中铅含量较 高,一些地区超过0.05mg/l,该地的饮用水中采 是pH太低,于是用NaOH调节pH,再用锌/正 磷酸盐.一般说来,在减少饮用水中铅污染的同 时,为了控制钢铁的腐蚀,必须保持pH 7.27.4.
在市政供水系统中采用锌/焦磷酸盐是控制腐 蚀、结垢及稳定铁、锭部件的一项有效处理方法. 虽然在降低铅溶解度方面,焦磷酸盐的效果不如正 磷酸盐,但锌/焦磷酸盐对降低钢铁的腐蚀十分有 效(有效的pH范围为6〜7.5),而旦缓和了饮用 水的红水利黑水问题,故锌/焦磷酸盐被广泛地应 用.焦磷酸盐的用量为2—4mg/L.锌/焦磷酸 盐的优点还在于降低腐蚀瘤的生成以及防止CaCO, 结垢阻挡层的生成.
  历史上硅酸盐在低碱度的软水中作为缓蚀剂. 但对于保护钢铁来说,其效果仍不能与磷酸盐系处 理剂相比.而且,由于硅酸铅膜的形成是缓慢的, 加入硅酸盐后要较长时间(8~9月)才能防止铅 的溶解.所以,硅酸盐一般不推荐用于供水系统中 以防止铅的污染。
  陈恕华编译自《材料性能》(美)1990 Vol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