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detail information
晨练的生理影响及对策
来源:体育科学研究 | 作者/编辑:陈伟霖 | 发布时间: 1999-12-01 | 22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分析了晨练的参与概况、生理机制、效果和负面影响,并认为,为使空腹晨练有益健 康,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空气新鲜的锻炼场所,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根据健康状况确定运 动量,选择多样的形式,注意卫生与安全等。


1. 引言

晨练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但晨练的健身效果、科学性莫衷一是,使人们踌躇不 前。本文着重论述了晨练的参与概况,生理机制、负面影响及对策,为做好晨练,增加体育 人口,增强民族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晨练为代表的我国群众体育有了较大的 发展,在相对集中时间内,参加人数之多,锻炼规模之大,场面之宏伟,世界少有。田雨普 于1997年对哈尔滨市4个居民点76名锻炼者的抽样调查,我国居民锻炼者约有71.2 %[1], 是在清晨练习的,锻炼密集时刻为5:40左右。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日出即起作息惯性的 反映,是从众、结伴、随和、交友等民族心态的反映,也是多年来劳作辛苦,日间余暇较少 所致。学校是晨练(或称晨跑、早操)最为活跃的层面,晨练是大中专院校体育教育管理工 作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动,学生按时出早操,可以强迫自己克服隋性,养 成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性。晨练在学校作为制度,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晨练的生理机制、效果

早晨空气新鲜,晨练能增加氧的摄入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呼吸系统 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尤其是能使经一夜睡眠 仍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系统迅速动员起来,达到适宜的兴奋程度,还可以摄取足够数量 的阴离子。阴离子在空气中逗留的时间很短,摄取的最佳时间是早上太阳初岀的时候,阴离 子能增强人体内部器官的生理机能,有健脑、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肺活量等作用。大中专 学生长期坚持出早操,既可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又可以为承受一天繁重的学习任务做好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2,4,5]。“早起一小时,轻松一整天”。如果失眠者能坚持早起跑步、做 操、练拳,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将对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到良好作用,使神经活 动的灵活性和耐力得到提高,为恢复正常的睡眠建立起良性循环,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失眠[3]。


3. 晨练的负面影响

晨练可以去睡意,增食欲。而运动生理学家对此持相反看法。他们的根据是:人们在空 腹运动时,体内的脂肪就会分解成为游离脂肪酸,如果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过高时,便 会造成冠状动脉血液流动变化,对心肌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脉搏跳动不规则,严重时甚至会 休克致死。尤其是超过50岁的人,15 ~ 20 min的慢跑,即会出现游离脂肪酸深度较高的倾 向。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机体应激能力,在一天当中是有几个大的起伏波动的,晨醒初 期,机体代谢水平很低,应激能力也很弱,此时一般不宜做剧烈运动。不久前在日本发表的 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个警告:早晨跑步容易产生危险! 一些日本专家用几年时间研究了跑 步这种锻炼方式对人体的影响_迚们对试验者在早晨跑步和晚上跑步时血液进行分析的结果 发现:在早晨跑步的人增加了血管中出现血栓的可能性,因为这时血液浓缩度提高了6%左 右,而在晚上跑步者,其血栓细胞的数量反而减少了 20%,这样无疑减少了血管阻塞的危 险性。因此,专家们建议:由于早_跔步有可能直接导致血管梗塞,因此最好改在晚上进行 跑步锻炼,这样对人体健康才有利。这一忠告对那些心血管症状较差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4. 对策
4.1要使空腹晨练有益健康,应遵守的原则
4.1.1选择空气新鲜的锻炼场所

最好在学校、机关、工矿、体育场馆、公园等处的跑道、操场进行晨练,也可选择比较 平坦空旷的地方进行锻炼。避免在雾多的江边,煤烟弥漫的庭院或车辆频繁往来的马路上进 行锻炼。因为这些场所存在较多的有害元素,较多的灰尘、烟尘和病源微生物,烟和雾对人 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吸人后可引起咽喉、气管、肺部的炎症,有些物质吸入人体 对血液、神经系统还有毒害作用。

4.1.2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

若进行运动量不大的锻炼,如慢跑1 000〜5 000 m,行走30 min或练气功等,均不会引 起明显的低血糖反应或影响胃肠功能,也不会发生胃炎。已有空腹锻炼习惯的健康人更不会 发生什么问题。但空腹情况下不宜进行长时间激烈的运动锻炼。因为这种锻炼会使体内贮备 的糖大量消耗,可发生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无力、眼前发黑,严重时可出现神 智不清。另外,饥饿状态下进行长时间的激烈运动可使胃发生痉挛收缩,出现胃痛,久之会 发生胃炎等不良后果。所以,对多数人来说,晨起空腹锻炼时间以不超过30 min为宜。

4.1.3根据健康状况确定运动量

每个人必须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心脏、消化系统等方面的慢性病来安排晨起锻 炼的运动量。平常空腹时有一般胃痛症状的人,锻炼前可吃少量食物。有憋气、胸闷等以及病症状的人,宜进行低强度、速度缓慢的行走或慢跑等有氧锻炼,不宜进行大强度、速度快 的短距离运动。有糖尿病的人为防止运动中出现低血糖,锻炼前可喝点牛奶或豆浆。在可疑 感冒或已感冒的情况下,必须停止晨练,以免加重感冒。

遵守以上原则,晨起空腹锻炼就只会带来好处,不会损害健康。
4.2晨练者盲目地认为,绿色世界好晨练

殊不知,绿色植物放氧是有时间性的。生物学专家说,植物的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参与 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晨练时,太阳光往往还没有照射在植物片上,氧气哪能新生,相反 倒积存了一夜的二氧化碳。正确的是“欲吸新鲜氧,只待出艳阳”。

4.3晨跑后犯困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决心,可用心理暗示、自我鼓励、自我命令的方 法,使自己坚持下去,尽快使生物节律适应晨跑这一生活习惯的变化。第二要循序渐进,不 要急于求成,运动量过大正是引起疲劳和犯困的原因。第三,合理安排好晨练时间,尽量不 要超过半小时。第四,上课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讲究学习方法和效果。第五,加强饮 食营养,学生学习的负担很重,又要进行体育锻炼,消耗体力很大。

4.4晨练形式应当多样

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练习可穿插安排,锻炼项目繁多,可因人而异,选择要适宜。 一般以慢跑、徒手操、舞蹈、羽毛球、网球、太极拳、气功等为宜,既可锻炼身体,又能调 节精神。

4.5要注意晨练的卫生和安全

晨练后,最好要等半小时后再就餐,预防运动后立即进餐而引起消化不良和消化系统功 能紊乱。冬季晨练最好戴上手套、耳罩,防止冻伤。







[参考文献]
[1]田雨普.关于我国群众体育结构性完善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7,(4):1 ~5.
[2]老浦.早晨空腹锻炼应遵守的原则[N].中国体育报,1993 - 12 - 13(4).
[3]相建华.失眠者应晨练[N].中国妇女报,1998 - 04 - 07⑶.
[4]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115~ 126.
[5]李惠萍.晨跑不如夕跑[N].中国体育报.1997,5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