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detail information
电磁辐射对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医学信息 | 作者/编辑:赵 洋 李秀霞 | 发布时间: 2010-06-25 | 2393 次浏览 | 分享到:
电磁辐射对于机体的健康的危害已经被广泛认识,对此的报道已经很多。 本文对近期关于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健康,特别是行为学影响和其他一些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归纳。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电和电子产品不断的进入我们的生活 中。 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危害,那就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能量流。   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中无处不有电磁辐射,如雷电等,只是强度大小不同。 一切电磁波发射体在完成信号传输而满足预期用途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这是人们不期望而又不好解 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为了能够减少电磁辐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各国研究人员现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关于电磁辐射对于生物体健康危害的研究。   本文对于近一年来在电磁辐射对于生物体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的对新报道进行  了关注。

1.何为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 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 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 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热效应, 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使人体 升温,热效应会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头 晕、失眠、健忘等亚健康表现。 非热效应,即吸收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增高, 但也引起生理变化和反应。 生活和工作在这种环境中过久,会出现头晕、疲乏无力、记忆力衰退、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1]。

2.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2.1电磁辐射对行为学的影响:刘勇[2]将 24 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射组,对照组不施加电磁波辐射;辐射组以平均功率密度为 120mw / cm2 的电磁波持续辐射家兔 30min, 采用电镜和光镜对小鼠脑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显示:辐射组家兔辐射过程中出现情绪亢奋和大小便失禁等明显神经行为学异常。    邓朝晖[3]为了更好的评价雷达部队作业环境电磁辐射对作战人员情感状态和神经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采用问卷调查进行自觉症状调查。 结果显示辐照组明显感到视觉疲劳;POMS 量表中辐照组疲惫感明显增加;目标追踪实验辐照组总的打点数(P<0.05)显著小于对照组。 左右手交叉实验总次数辐照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 证明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的心理状态、手部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产生明显影响。     孟谦谦等[4]调查了设在居民区周围的移动基站,并使用 PMM8053A 手持式强磁场仪检测了周围 100  米内电磁波。  结果显示基站周围电磁辐射强度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   神经行为测试显示,观测组紧张-焦虑、忧郁- 沮丧、愤怒-敌意显著高于对照组。 证明电磁辐射可影响附近居民的情感状态。 其他研究[5-8]也证明了移动电话对人神经行为学有一定影响。
2.2电磁辐射对其他生理功能的影响:  电磁辐射除了对行为学的影响之外,对生物体其他系统的生理功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通过生理功能的变化,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刘勇等[9]选择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磁辐射组。    辐射组给予平均功率密度为 65mW / cm 的 S 波段电磁波,持续辐射 30rain,对照组于相同环境下接受假辐射。 结果显示电磁辐射后即刻 (0 h) 家兔肛温升高2.35℃,SAR 值为 4.54kcal / kg;小脑 PKC 的活力在电磁辐射后即刻(0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脑 PKC 的活力在电磁辐射后 3、24、72h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 mW / cm电磁辐射 30rain 可导致家兔机体产生明显热效应, 并抑制小脑 PKC 水平。周新民[10]分析了长期受电磁辐射下与在普通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尿潜血试验阳性率对比观察,结果辐射组尿潜血试验阳性 7 例,阳性率 29%,肾小球滤过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对照组尿潜血试验阳性 2 例,阳性率 4%,肾小球基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 应用 SPSS 10.0 软件分析,采用配对×检验,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电磁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基滤过膜漏出 RBC,使尿潜血试验阳性。 杨娟[11]将受精后雌鼠暴露于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的 935MHz 微波辐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mRNA 的表达。结果显示辐射组与对照组相比,LIF mRNA 表达均有显著降低 (P<0、01),同时与二组强度各自 2h / d 辐射组比较也有明显减弱(P<0.01)。 说明 935MHz微波电磁辐射可影响 LIF mRNA 表达,进而破坏胚泡着床,并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及累积效应。

电磁辐射对于生物体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已有的研究只是在整体水平 和器官水平开展了一些研究,随着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 深入的结果呈现出来。

3.提高电磁辐射的防护意识

既然电磁辐射的危害这么大, 那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防护意识。比如远离辐射源,在卧室尽量不要将电器放置在床头等地方。  电磁炉和电视机等应该与卧室间有一定距离的隔离。 平时用毕应该及时切断电源。  另外在平时使用移动电话,应该和头部保持一定距离。  特别是电话接通瞬间要避免紧贴头部。 长期接触辐射的人员,如通信兵,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电脑办公人员等。 要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休息。  经常食用防辐射食物等等[12]。

总之,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健康是具有广泛的影响的,虽然我们不能杜绝辐射的产生,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以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在自己打造的健 康的生活环境中,那么我们就会远离辐射的威胁。





参考文献
[1]李敏.电磁辐射如何影响人体健康[J].科学之友,2008,4:63-63.
[2]刘勇,王登高,程绪浩.电磁辐射对家兔神经行为及小脑组织形态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3):168-171.
[3]邓朝晖,龚茜芬,余争平.雷达部队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神经行为功能的  影响[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2):136-137.
[4]孟谦谦.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附近居民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现代预 防医学,2008,35(18):3495-3497.
[5]曲 波,王亚奇,邢宝明.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神经行为及认知能力的影响[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1):112-113.
[6]陈波.手机电磁辐射的研究及对人体影响[J].中国新通信,2008,9:65-66.
[7]曹兆进,刘景兰,李双黎,等.移动电话手机对神经行为影响调查[J].卫生研究,2000,29(2):102-103.
[8]MAIER   R,GRETER   S   E,MAIER   N.Effects   of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cognitive processes2 a pilot study on pulsed field interference with cognitive regeneration[J].Acta Neuml Scand,2004,110:46-52.
[9]刘勇.电磁辐射对家兔小脑蛋白激酶 C 活力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25(9):781-783.
[10]周新民.  电磁辐射对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及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5):298-299.
[11]杨娟.935MHz 微波电磁辐射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 [J]. 生殖与避孕, 2008,28(2):80-83.
[12]孙媛.电器放卧室当心电磁辐射[J].辐射与健康,2008,5: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