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有时不治病
来源:科学养生
|
作者/编辑:张玉清
|
发布时间: 2013-11-01
|
25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症下药应该是合理合情的 事,可症状既是疾病的外在表观,也 往往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反 应。因此,如果对机体自我保护反应 也对症下药的话,则将适得其反。下 面是这些常见症状在家庭用药中的 一些习惯误区。
对症下药应该是合理合情的 事,可症状既是疾病的外在表观,也 往往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反 应。因此,如果对机体自我保护反应 也对症下药的话,则将适得其反。下 面是这些常见症状在家庭用药中的 一些习惯误区。
腹痛立即止痛。在很多情况下, 腹痛是腹部疾患的主要症状,诊断 则要依据疼痛的部位性质、部位变 化和疼痛发展过程中脏器功能症状 等观察与判断。如果过早使用止痛 药物,疼痛会因药物的作用而消失, 最终掩盖引起疼痛的疾病的临床表 现。例如胆石症、胆囊炎、阑尾炎、肠 梗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急腹痛 都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如应用止痛 药可使病缓解,但炎症仍然存在而 可能发生脏器穿孔。
呕吐立即止吐。某些对胃有刺 激性的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变质的 食品、有害的微生物等进人胃内可 引起呕吐,人体借此动作可将有害 物质排岀体外。呕吐也是保护性动 作,若此时采用止吐药物,无疑不利 于有害物质排出,而使其毒素滞留 体内。当然,若频繁的呕吐致使机体大量的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则应投以止吐药,补液纠 €正电解质u_j紊乱。
咳嗽立即止咳。咳嗽可将气管内的痰及异物排出体外,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对炎症分泌物及异物排 出有积极作用,如果立即投以止咳药物,特别是投人使用中枢性止咳药物,则不利于炎症的消除。
发热立即退热。发热有两方面 I的含义。一方面发热超过一定程度, I就会影响人体代谢,引起屮枢神经系统、消化功能紊乱,超过40丈可引起脏器细胞损害甚至危及牛命。因此,当体温超过38. 5^时,应采取退热措施。另一方面,发热是对致热因 _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抗病 措施。如发热时,白细胞、细菌机能 _增强,人体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和抵御能力,如早在发热时,开始投人退热药,不仅对机体不利,对治疗疾病也不利。如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用退热药,可加重病情,如患伤寒时用退热药,可加速加重肠壁淋巴组织的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