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中亚地区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 6 国。中亚地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其地缘优势、物质优势和人文优势在与我国的全方位合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在我国构建的“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中,中亚处于亚欧贸易通道的要塞,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2]。这也意味着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必将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保护前往中亚地区的我国居民免受传染病感染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旨在运用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分析中亚地区主要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与流行特点,形成该地区的传染病分布指南,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研制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传染病发病绝对数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年鉴[3],从年鉴中筛选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中亚地区的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人口资料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人口统计数据库Populat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4]。归纳分析中亚各国历年的传染病发病率数据,研究该区域内主要传染病发病特征及传染病分布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归纳分析法,系统查阅期刊论文、研究报告、权威网站资料中有关中亚地区主要传染病发病的数据资料。其中,传染病发病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统计数据信息( 2009 - 2013 年) ; 近 10 年传染病的主要疫情信息主要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美国 CDC 网站、中国驻各国大使馆网站等。以此为基础,分析中亚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状况。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造诣的专家和从事传染病防控实践的专家 10- 15 名,通过 2-3 轮的头脑风暴进行论证和完善。
2结果
2.12009-2013 年中亚地区传染病发病整体情况
据 WHO 常规统计,2013 年中亚 6 国报告发病的传染病有白喉、百日咳、风疹、黄热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利什曼病、流行性腮腺炎、麻 风病、麻疹、疟疾、破伤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新 生儿破伤风、艾滋病等 16 种,占 WHO23 种常规报告传染病的 69.57%。见表 1。
表 1 2013 年中亚六国各类传染病发病率情况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阿富汗
全球发病率
P25 P50 P75
白喉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百日咳 0.09 1.62 0.02 0.00 0.15 1.21 0.00 0.31 3.12 0.12
布鲁里溃疡 NR NR NR NR NR NR 0.16 0.54 1.47 NR
地方性密螺旋体 NR NR NR NR NR NR 0.72 36.51 172.53 NR
非洲人类锥虫病 NR NR NR NR NR NR 0.00 0.03 0.61 NR
风疹 0.22 0.22 0.00 0.00 0.00 1.20 0.00 0.07 0.60 1.26
黄热病 0.00 NR NR NR 0.00 0.00 0.00 0.00 0.00 NR
霍乱 NR NR NR NR NR 12.95 0.01 0.48 3.80 0.00
脊髓灰质炎 0.00 0.00 0.00 0.00 0.00 0.06 0.00 0.00 0.00 0.00
结核病 115.31 127.52 67.93 58.13 71.93 99.85 11.66 37.97 99.34 60.80
利什曼病 0.09 NR 1.05 2.69 1.75 77.31 0.08 2.02 15.85 0.0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NR NR NR NR NR NR 1.75 2.89 4.09 NR
流行性腮腺炎 0.23 12.51 18.64 0.25 11.25 0.00 0.00 0.71 4.62 23.52
龙线虫病 NR NR NR NR NR NR 0.00 0.00 0.00 0.00
麻风病 NR NR NR NR NR 0.13 0.13 1.20 3.63 0.07
麻疹 0.44 0.02 0.01 0.00 0.00 1.41 0.00 0.17 1.80 1.93
疟疾 NR 0.00 0.22 NR 0.00 179.50 2.58 127.50 2720.32 0.19
破伤风 0.01 0.00 0.00 0.00 0.00 0.08 0.00 0.02 0.10 0.04
日本脑炎 NR NR NR NR NR NR 0.00 0.00 0.00 NR
瘟疫 NR NR NR NR NR NR 0.00 0.00 0.00 0.00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NR
新生儿破伤风 0.00 0.00 NR NR 0.00 0.04 0.00 0.00 0.03 0.04
艾滋病 NR 16.00 20.00 NR 3.90 2.00 8.70 18.00 51.50 3.12
注: NR 表示没有相关报告数据。
2013 年中亚地区发病较中国严重的疾病主要有结核病、利什曼病、百日咳、艾滋病、疟疾、霍乱、脊髓灰质炎、麻风病、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等 10 种。其中,结核病( 除土库曼斯坦外) 和利什曼病( 除吉尔吉斯斯坦外) 发病普遍较中国严重; 百日咳发病比中国严重的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 斯坦和阿富汗 3 国; 艾滋病发病比中国严重的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3 国; 疟疾发病比中国严重的是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 而霍乱、脊髓灰质炎、麻风病、破伤风、新生儿破伤 风等疾病发病比中国严重的只有阿富汗。
从变化趋势看,2009 - 2013 年中亚地区较中国严重的疾病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主要仍是结核病、利什曼病、百日咳、艾滋病、疟疾、霍乱、脊髓灰质炎、麻风病、破伤风等( 表 2) 。
2.22009 - 2013 年中亚地区发病前 5 位的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核病在中亚地区的发病情况最严重,在报 告发病的 6 个国家中,有 5 个国家 2013 年的发病率高于中国,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 127. 5234 /10 万,全球 130 位) 、哈萨克斯坦 ( 115.3093 /10 万,全球 119 位) 、阿富汗( 99.8527 / 10 万,全球 118 位) ,3 国的发病率均居于全球发病率 P75-P100 之间。结核病发病率较中国低的是土库曼斯坦,2013 年的发病率为 58.1298 /10 万 ( 全球 97 位) ,位居全球发病率的 P50-P75 之间。从 5 年的变化情况来看,发病率高于中国的国家数基本稳定在 4-5 个。
利什曼病是中亚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传染病。2013 年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的发病率分别为77.3141 /10 万和 58.1298 /10 万,在 44 个报告发病情况的国家中分别位于 43 位和 25 位;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1.7454 /10 万( 第 21 位) 、1.0478 /10 万 ( 第 20 位) 和 0. 0852 /10 万( 第 12 位) ,均位居全球发病率的 P25-P50 位之间。2009-2013 年发病率高于中国的国家数与结核病类似,稳定在 4 - 5 个。2013 年百日咳发病率高于中国的国家有吉尔吉斯斯坦( 1. 6222 /10 万,全球 86 位) 、阿富汗 ( 1.2143 / 10 万,全 球 83 位) 、乌 兹别克斯坦( 0.1452 / 10 万,全球 54 位) ,哈萨克斯坦发病率 ( 0.0852 /10 万) 虽未超过中国,但百日咳是 2013年该国传染病发病率前 5 位的病种之一。2009 -2013 年发病率超过中国的国家数基本稳定在 3 个( 表 2) 。
表 2 2009-2013 年中亚地区传染病发病率高于中国的国家
传染病病种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白喉 0 1 1 1 1
百日咳 3 4 3 3 3
布鲁里溃疡 0 0 0 0 0
地方性密螺旋体 0 0 0 0 0
非洲人类锥虫病 0 0 0 0 0
风疹 0 0 0 0 0
黄热病 0 0 0 0 0
霍乱 0 0 0 0 0
脊髓灰质炎 0 0 0 0 0
结核病 5 4 4 4 4
利什曼病 5 5 5 4 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0 0 0 0 0
流行性腮腺炎 0 0 0 0 0
龙线虫病 0 0 0 0 0
麻风病 1 1 1 1 1
麻疹 1 1 4 1 1
疟疾 1 2 2 2 2
破伤风 1 2 3 3 2
日本脑炎 0 0 0 0 0
瘟疫 0 0 0 0 0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0 0 0 0 1
新生儿破伤风 1 1 1 1 0
艾滋病 3 2 3 0 3
合计 21 23 27 20 22
注: 数据源自 WHO《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4》统计报告,中国艾滋病的发病数据源自《2014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除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未见报道外, 2013 年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均有艾滋病发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0 /10 万、16 /10 万、3. 9 /10 万以及 2 /10 万,在有统计数据的 119 个国家中分别位居第 62、54、12 和 5 位。其中,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发病率均高于中国( 3. 12 /10 万) 。从 5 年的变化情况来看,除了 2010 年未有发病率高于中国的国家外,其余 4 年发病率高于中国的国家数稳定在 2-3 个。
流行性腮腺炎在中亚普遍流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有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发病率分别为 18. 6404 /10 万( 位于全球 92位) 、12.509 /10 万( 位于全球 87 位) 和 11.2532 /10万( 位于全球 86 位) ,均居于全球发病率 P75 ~ P100 位之间。土库曼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0. 2481 /10 万( 居于全球 38位) 和 0. 2311 /10 万( 居于全球 37 位) ,均居于全球发病率 P25 - P50 位之间。与中国相比,2009 - 2013 年间中亚地区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3讨论
3.1中亚地区的结核病、利什曼病发病率高,发病率均持续高于中国结核病是中亚地区发病情况最为严重的传染病,该地区近 5 年的发病情况统计资料显示,结核病在多国的发病率均持续高于中国。近 10 年的疫情报告显示,乌兹别克斯坦结核病情严重,死亡率、复发率均较高,每年有 15% 的患者死亡,有74%的新病例被“成功治愈”,但其中的 34% 又会复发[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亦提示前往阿富汗存在结核病感染的风险[6]。结核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结核分枝杆菌传播,从个人防护的角度,佩戴口罩或呼吸面罩可以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佩戴者口鼻扩散到他人,减少传染他人的风险。
利什曼病在中亚地区普遍存流行,塔吉克斯 坦、乌兹别克斯坦常年流行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 内脏型) [7]; 阿富汗以皮肤利什曼病的流行为主,多发生于乡村及近郊地区,特别是在北部海拔 400-800 米的区域[8]。利什曼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源性利什曼病则通过某些野生动物如狼、狐等犬科动物和少数啮齿类动物感染黑热病原虫而形成传染源[9]。因此,对于该疾病的防控主要从控制生物媒介入手,可以使用药物浸泡过的蚊帐来有效防止白蛉的叮咬[10]; 此外,在室内直接喷洒药物也能够达到驱散白蛉的效果,从而降低利什曼病的发病率[11]。随着对该疾病的不断研究,利什曼病疫苗的研发成功也有助于该病的预防控制[12]。
3.2部分传染病虽然未在中亚地区中普遍流行,但在个别国家中的流行情况严重,例如,哈萨克斯坦高致病性禽流感时有暴发,2005 年 7 月哈萨克斯坦报告暴发 H5N1 禽流感[13],2015 年 5 月报告 1 例 H5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14]。吉尔吉斯斯坦炭疽疫情比较严重,2008年 6 月,2 人被确诊感染,2012 年 9 月 5 人确诊被感染,2015 年 11 月,确诊 2 例炭疽病病例[15]。塔吉克斯坦 2010 年报告 430 例Ⅰ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感染,其中 19 例是致命的[16]; 2008 年 5-6 月土库曼斯坦东部地区的许多居民患上了肠伤寒病; 阿富汗的疟疾常年流行,间日疟占 90%以上; 此外,美国 CDC 提示前往该区域任一国家都要注意狂犬病感染[17]。
4建议
4.1加强中亚国境区域结核、利什曼病等疾病检疫,防止传染病合并感染
在中亚部分地区的肺结核病人中,多药耐受 结核的比例有可能是世界其他地区的 10 倍,在中亚多药耐受结核流行性最高的地区基本与 HIV 感染率增长最快的地区相一致,因免疫系统缺陷而易感染 HIV 的人群同样更容易感染各种结核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因素 之一,研究已经表明艾滋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一般占 20% - 50%,且 1 /3的艾滋病患者死于肺结核[18]。与此同时,全球已在 30 多个国家内出现利什曼病与 HIV 合并感染的病例,合并感染的出现不仅加剧了利什曼病的 流行,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患者的病死 率往往极高。
因此,应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防治输入性结核及利什曼病等疾病。该地区入境者必须填写健康申请卡,如怀疑其患有上述传染性疾病,应根据传染危险性,采取阻止入境、留验、就近治疗等措施。对来自疫区的船舶、飞机、货物、行李、邮件等物品,怀疑被污染或可能成为传播媒介者应进行医学检查,实施消毒、灭鼠、杀虫等处理[19]。
4.2分类开展地区性高发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与中亚交流频繁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者,应对其进行中亚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现状及进展情况的信息支持。对于前往这些地区的重点人群,在出国人员办理出国手续期间要根据其前往国家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核病、利什曼病 等疾病健康教育,让其了解所去国家的新发传染 病疾病谱、流行区域、预防方法、临床症状等,如果 有有效疫苗,要事先接种疫苗。针对普通民众,由 于有研究表明多数利什曼病患者为男性,故可针 对男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发放宣传册、电视讲座、咨询点等,提高民众对结核病等传染病 的认识,奠定疾病预防基础。
4.3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是通过促进各国或各非政府组织( NGO) 之间的有效合作,聚焦疫病高发区,逐步建立与周边及沿线国家的常见和突发急性传染病信息沟通机制,强化与周边国家的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卫生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强化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加强传染病防治技术交流合作。
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要进行前瞻性布局,开展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感染和传播分子机理研究及防治措施研究,针对我国具有较大输入性风险的病原体做出科学预判,做好预警预测,并提供技术储备。同时依托已有国际合作基础,进行诊疗技术输出及产品推广,将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至疫源地区。这对完善我国传染病防控网络的布局,保障我国国家生物安全,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控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将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卫生安全保障,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孙玉斌,刘诗.“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中亚地区的机遇、风险与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7( 9) : 62-64.
[2 ]杨立卓,刘雪娇,余稳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5 ( 11) : 94-103.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Statistics 2014[EB / OL]. ( 2017 - 03 - 22) . [2015 - 12 - 01]. http: / / apps. who.int / gho / data / node.imr.
[4 ]World Bank. Populat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EB / OL]. ( 2017 - 09 - 20 ) . [2016 - 11 - 04]. http: / / data. worldbank.org / indicator / SP.POP.TOTL.
[5 ]陈晓芳.乌兹别克斯坦结核病复发率居高[J]. 国外医药( 抗生素分册) ,2007( 2) : 55-55.
[6 ]王卫华,卢祖洵. 结核病的社会医学研究现状及趋势[J].医学与社会,2003,16( 6) : 9-11.
[7 ]王凌冰,何冰,田峰,等. 新疆及接壤国家传染病流行概况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5,20( 02) : 23-27.
[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阿富汗简介[EB / OL]. ( 2006 - 10 - 27) . [2006 - 10 - 27]. ht- tp: / / wsjyjgs. aqsiq. gov. cn / lxjk / gjdqwsxxcx / wsxxAsia / 200610 / t20061027_12441.htm.
[9 ]李森,伍卫平. 利什曼病的危险因素变迁与控制进展[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06,21( 1) : 95-97.
[10]BERN C,HIGHTOWER A W,CHOWDHURY R,et al.
Risk factors for kala - azar in Bangladesh[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5,11( 5) : 655-662.
[11]顾灯安,金长发,张仪.利什曼病及其媒介白蛉控制的现状和展望[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 ( 5) : 236-238.
[12]孙柯,陈建平. 利什曼病疫苗研究进展( 续) [J].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36( 2) : 89-90.
[13]世界卫生组织.阿富汗国家信息[EB / OL].( 2005- 08-18) [2005 - 08 - 18]. http: / / www. who. int / csr / don / ar- chive / country / kaz / en / .
[1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 国外动物疫情动态[EB / OL]. ( 2015 - 06 - 09) [2015 - 06 - 09]. http: / / dzwjyjgs. aqsiq. gov. cn / zwgk / slaq / cjsljtjj / jyjyyq /201506 / t20150629_443632.htm.
[1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炭疽[EB / OL].( 2005 - 08 - 18) [2006 - 10 - 27]. http: / / www. aqsiq. gov. cn / zxfw / crjry / yqxxcx /200610 / t20061027_274553.htm.
[16]世界卫生组织. 塔吉克斯坦脊髓灰质炎[EB / OL]. ( 2010- 07 - 23) [2010 - 07 - 23]. http: / / www. who. int / csr / don /2010_07_23 / en / .
[17]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alth Infor- mation for Travelers to Uzbekistan[EB / OL]. ( 2016- 10- 04) [2016 - 10 - 04]. http: / / wwwnc. cdc. gov / travel / destinations / traveler / none / uzbekistan.
[18]潘彩芳,许日波.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在艾滋病与肺结核双重感染病人中的重要性[J].护理研究,2009,23 ( 21) : 1921-1922.
[19]KULESH D A,LOVELESS B M,NORWOOD D,et al.Monkeypox virus detection in rodents using real-time 3'- minor groove binder TaqMan assays on the Roche Light- Cycler[J].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04,84( 9) : 1200- 1208.